发布时间:2025-06-20 点此:9次
“百虎围村”是现代人想也不敢想的可怕一幕,然而在上个世纪的湖南境内,这一幕线月某天下午,湖南通道县人口不满百的小村庄高坪村,居然被上百只凶猛的老虎团团包围了三天!这完全打破了人们对老虎的固有印象。
众所周知,老虎生活于山林中,领地性极强,这样的大规模出没十分罕有,而当时这群老虎不仅团结聚集,还在村民们点火敲锣时依然围困村庄,最后冲进村里叼走所有牲畜,某只老虎甚至叼走一个女孩,让村民们痛心不已。
也是因为这次事件,当地赶紧向外求助,便引来了大名鼎鼎的湖南“当代武松”陈耆芳。武松是《水浒传》中因为打虎勇猛而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汉,陈耆芳能与他相比,其实力自然也不弱,他65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而发誓组建打虎队,此后辗转各地,成绩令人吃惊。
华南虎,在湖南境内也有“湘南虎”、“四脚土匪”之称。华南虎曾经广泛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山区,但在上个世纪,随着垦荒面积和土地生产的需要不断扩大,华南虎与人就不可避免产生了矛盾。“虎患”汹涌而来,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,湖南虎患是从1952年开始猛烈爆发的。
陈耆芳本是湖南耒阳人,1952年,也就是陈耆芳65岁那年,耒阳成了整个湖南虎患最严重的地方,被老虎叼走的家畜数不胜数,因为老虎突然出现而葬身虎口的无辜者更达到120多人,这其中便包括了陈耆芳的一个孙子。
当年秋天,陈耆芳孙子去山下的地里看地瓜,却迟迟没回来。陈耆芳有种不祥的预感,急忙赶去地里查看,却发现地里只剩下孙子的一只鞋,他凭着一个老猎人的经验追踪到山中,发现孙子已经因老虎被害,顿时悲痛欲绝,发誓要为孙子报这个仇。
陈耆芳年轻时拜过很多师傅,30年代便尝试打虎,因为本领过硬,在当地非常知名。这次意外过后,陈耆芳决定把多年的经验充分利用起来支持新时代土地生产,也为父老乡亲们解决虎患,保证他们的安全;当年年底,陈耆芳就被推荐当了打虎队的队长。
当时参加打虎队的成员是有补贴的,一人每月可以领到300斤粮食。陈耆芳组建的这支打虎队,其成员个个都是有胆有识的猎手。从那年起,湖南地区陆续出现1000多支打虎队,而耒阳因为虎患最严重,打虎队规模也非常大,刚组织起来人数便超过了一百人,其中陈耆芳主要带11个人出没山林,寻找老虎踪迹。
其实虎患在古代也有,据《上犹县志》记载,明嘉靖二十九年,江西上犹县“虎灾连年,群虎遍扰,各乡伤及死者五六百人......樵牧商旅裹足。”然而对比上世纪虎患,古代的情况其实还稍好些;陈耆芳生活的年代湖南甚至发生过老虎一天之内连吞32人的悲剧事件,乡民们对此感到愤怒也不难理解。
陈耆芳所带领的队伍不光会设置陷阱、自制毒箭、还配上了子弹。老虎本身很谨慎,不会轻易给人找到其踪迹,然而陈耆芳经验丰富,只要看到老虎的脚印便可以大致推断出老虎的活动规律,因此其出手非常准,短短一年内便有40多只老虎被陈耆芳的队伍消灭。
当时因为虎患严重影响生产,打虎队也受到了高度表扬。与老虎斗智斗勇,即使是经验老道的猎手也要冒着风险,因此陈耆芳等人不仅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表彰,也拿到了不少物质奖励,这更激发了打虎队队员的斗志,据1959年《记功簿》数据,7年时间陈耆芳领着人合计消灭老虎138只。
因此,陈耆芳也成了大家交口称赞的“打虎王”、“当代武松”。那一年百虎围村时,陈耆芳便及时赶到通道县助力,帮忙解决这场危机。到了1964年,湖南全省范围内的打虎队基本全部解散,600多只华南虎从湖南消失,人们去地头种菜种瓜再也不怕突然窜出一只老虎来。
然而,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,后续却让人们反思。陈耆芳为当时的生产做出了贡献,其勇敢无畏的精神值得肯定;但让人无奈的是,时代发展所限让当时的人来不及思考老虎存在的价值,来不及思考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重要性,以至于华南虎陷入濒危状态。
为了保护动物,数千年前,周天子曾经颁布了《伐崇令》:“毋坏屋,毋填井,毋伐树木,毋动六畜;有不如令者,死勿赦!”《汉书·宣帝纪》也记载汉宣帝曾下诏保护五色鸟:“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,弹射飞鸟,具为令。”古人的先进意识,有时真让现代人自愧不如。
如今的华南虎,已经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21世纪初,针对野外华南虎的大规模搜寻活动一无所获,不少学者认为:野生华南虎,因为人类的活动已经不存在了。1972年,“打虎英雄”陈耆芳去世;2010年,他已74岁的孙子陈湘然接受采访时回忆,自己年轻时就再没见过哪怕一只华南虎。
人工繁育的华南虎幼崽,看起来憨态可掬,十分可爱。尽管它们不如大熊猫那样因为萌而获得几乎所有人的关注,但保护它们也是我们应尽的一份义务,这份义务不光因为法律,也因为我们与动物们一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园里,保护动物便是保护自然环境,还有全人类的未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