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新疆乌什7.1级地震救援作业需防余震危险
通讯员 梁乐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
记者从1月23日晚举行的新疆乌什7.1级地震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到23日19时00分,共记录到3.0级及以上余震77次,最大余震到达5.3级地震。到记者发稿时,地震形成3人罹难、5人受伤。灾区已搬运安顿12426人,抢险救灾等各项作业仍在赶紧进行。
为何此次地震余震频发?近期是否还会有较强余震?余震产生的损害有多大?相关专家进行了科普。
归于结构运动较强区域
新疆地震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张永久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1月23日2时09分,在阿克苏区域乌什县(北纬41.26度,东经78.63度)产生7.1级地震,震源深度22公里。此次地震坐落乌什县境内,震中10公里范围内均匀海拔高度为3319米,人口极端稀疏。
到23日19时00分,共记录到3.0级及以上余震77次。其间,5.0级—5.9级地震4次,4.0级—4.9级地震14次,3.0级—3.9级地震59次。最大余震为23日3时36分克州阿合奇县5.3级地震,距主震震中约17公里。地震产生之后能量的开释有一个继续和衰减的进程,所以在大多数较强地震产生后,在震源区及其邻近会产生的震级较主震相对较低的地震,被称为余震。
7.1级地震产生后不到15个小时,震区接连产生77次3.0级以上余震,均匀不到20分钟就产生一次有感地震。为何此次余震频频且震级较强?
我国地震台网中心高级工程师韩颜颜剖析,此次乌什7.1级地震地点的天山地震带坐落中亚区域,其南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,北部为哈萨克地台和准噶尔盆地。新生代以来,因为受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激烈磕碰和继续揉捏的长途效应影响,这个区域归于我国结构运动较强的区域之一,均匀7年左右产生一次7级以上地震,最近一次为2023年2月23日塔吉克斯坦的7.2级地震。
地震部分初步判断,本次7.1级地震的发震结构为迈丹—沙依拉姆开裂。该开裂为逆冲型开裂,具有产生7级地震的结构条件。依据区域结构特征、前史地震活动水平、序列特色及地球物理观测等归纳剖析,此次地震为主余型的或许性较大,因而随同频频且较为激烈的余震。
张永久介绍,后续依然不扫除产生较强余震的或许,灾区居民和抢险救援部队仍需做好防备措施。新疆地震局已发动一级应急呼应,敏捷派出30人第一时间奔赴震区,架起活动观测仪器进步震区地震监测才能,敏捷展开应急处置作业。
进一步进步防备认识
张永久介绍,此次强震产生后余震不断,最大余震到达5.3级,对灾区居民生活和各项抢险救灾作业的展开制作了不少的困难,需求进一步进步防备认识。部分房子建筑在主震时或许并没有彻底坍毁,但是在接连不断的余震影响下会加重损坏,随时都有崩塌的或许。因而,灾区居民和救援部队不能随意接近或进入没有通过安全判定的房子,防止产生二次损伤。
一起,据相关专家科普,此次震区地点的山区高差改变大,坡陡岩性疏松,地质灾害危险点较多。当遭受激烈轰动时极易引发山崩、滑坡、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,因而,搬运安顿的场所应尽量挑选无地质灾害影响的平整开阔场所。
来历:科技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