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多年来,作为孤独症孩子的妈妈,方静一直与命运抗争着。当一扇大门被关上,她带着许多孤独症家庭“破窗”前行
文 |《眺望》新闻周刊记者 李志浩 张力元
在孤独症患者的家长圈,本年63岁的方静广为人知,她被许多孤独症孩子亲热称为“方妈妈”。
30多年来,作为孤独症孩子的妈妈,方静一直与命运抗争着。当一扇大门被关上,她带着许多孤独症家庭“破窗”前行。
2000年,方静兴办的“保管班”——以琳自闭儿练习部,现在已开展成为青岛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(以下简称“以琳”),为许多家庭供给孤独症恢复练习和教育服务。现在,以琳的恢复教育形式,在全国多地得到仿制推行。
与孤独症对立半生的方静,未来方案将首要精力放在孤独症科普教育上。她珍爱自己作为母亲的苦与得,期望以此协助更多家庭,更好地看护其他“来自星星的孩子”。
方静在给孤独症孩子上课(2024年7月摄) 受访者供图
“让孩子踏着你走过去”
方静和老公是浙江省宁海县人,两人大学结业后久居山东青岛,成为大学教师,组建了一个美好小家。
1990年,儿子石头出世。扑闪着大眼睛的石头,小时分常被人夸奖聪明伶俐:上学前就知道1000多个汉字,常常缠着大人要数学题回答……
这个令全家骄傲的孩子,却在幼儿园阶段呈现异常:说话越来越少,小动作越来越多,不听指令,不合群,还呈现自虐现象,会平白无故发笑,也不再承受新事物。多方求医后,石头被确诊孤独症。沉甸甸的三个字,震碎了夫妻俩的心。
很快,夫妻俩发现儿子思想严峻刻板,常常为了坚持同一性,只穿一件衣服、只走一条路,一系列交流妨碍由此产生,乃至对教师连撕带咬。“最令我惧怕的是他莫名发笑的时分,我常常在他的笑声中溃散大哭。”方静坦言无法形容其时的苦楚。
极点窘境中,爱成了仅有支柱。想到儿子将来或许日子不能自理,方静决议哪怕只要一丝期望,也要倾其一切为儿子医治。方静停掉作业入校陪读,开端从国外找资料自学孤独症的恢复练习常识,数十年如一日干涉、练习儿子的行为。
“一边是孤独症儿子,另一边是实际国际,衔接的仅仅妈妈的身躯,所以有必要彻底放下自己,让孩子踏着你走过去。”方静说。进程无比困难,但方静的尽力得到学校教师的倾慕支撑。
日日苦辛,渐有成效。小学数年,石头从一句话都说不完好,到能完好表达一件事;从对人视若无睹,到能自动问好;从上课坐不住三分钟,到能听完一节课;从见了小朋友就跑,到能和小朋友一同玩……渐渐地,这个被以为读不了书的孩子,小学结业了,又完成了初高中的学业。
2010年,石头考上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,成为国内罕见的考上大学的孤独症患者。现在,已拿下两个硕士学位的石头,正在澳门一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“但凡见过我孩子的国内外专家,都说这是现在同龄孤独症孩子中,恢复得最好的一个,乃至可以说是零的突破。”方静说。
从“保管班”到专业安排
对立孤独症的进程中,方静和老公知道了许多同类家庭。2000年,她和几个家长租了一套二居室,雇了3个阿姨,起名“以琳自闭儿练习部”,创建的初衷仅仅想着有人看孩子。
租下房子后,不少孤独症孩子来到这儿。方静开端犯难:“怎样能看着孩子们不论呢?在医学没有找到清晰病因的情况下,咱们只要走行为干涉这条路,总要有人去做这件作业。”
参加以琳的孩子越来越多,方静运用自学的专业常识,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干涉和练习。尔后数年,方静一边咬牙坚持带石头,另一边自学、办学、上课,每天只睡5个小时,吃饭5分钟处理。
重压之下,方静积郁成疾,患上了抑郁症。2008年,方静抑郁症复发。一天夜里,她换好衣服、化好妆,预备到阳台上轻生。轻生前,她摸黑走进石头房间跟他离别,石头如获某种感应般从床上弹坐而起。“妈妈,你怎样不睡觉?你跟我睡!”石头一把拽住方静,也阻挠了方静的轻生行为。
就这样,来自儿子的爱,给方静带来了更多力气。但兴办以琳的进程,比幻想中艰苦。因为周边邻居们不了解孤独症,更承受不了孩子的嬉闹,以琳不断搬家。
2006年,再次搬家的以琳,堕入缺医少药之境。方静掏空了一切积储,到了买菜都要赊账的程度。忽然有一天,方静收到银行告诉,有人处以琳捐款三万多元。“对其时的以琳来说,这是一笔巨款啊!”方静说。
直到5年后,方静才得知这笔捐款的来历。一名温州的企业家来到青岛出差,并来到以琳——本来5年前他在杂志上看到以琳的报导,第二天就去银行汇款。有了这笔捐款,以琳得以熬过难关。
相似的社会帮助还有许多。日本孤独症专家白崎研司屡次自费来青岛,对以琳进行免费师资训练。“他对孩子的爱,对专业的精雕细镂,深深感动和鼓励着咱们。”方静说。
在方静看来,20多年来,来自五湖四海的爱与支撑,支撑着以琳从“保管班”走向专业安排。
“让苦水变甜”
通过恢复和教育,许多孩子会叫妈妈了,还会算术。不少孩子完成日子根本自理,乃至和健全孩子的距离不大。“来过以琳的孩子,考上大学的有几十人,10多人成为博士。”方静说。
但方静仍然坚持清醒——“蒜瓣不能变成橘子”。通过体系恢复,大都孩子会有很大改进,但仍不能正常上学,更谈不上作业,有的毕生难离陪护。“在以琳,家长有必要跟堂学习,学着登台授课,这样他们才干学会应对孤独症,从心底接收孩子。”方静提出一个硬要求,家长有必要陪读。
得益于这一授课形式,从以琳“结业”的家长成为“以琳形式”的践行者。他们“燎原之火”在全国开办数百家孤独症恢复安排,不少家长在相关恢复安排担任专业教师,更多的成为当地孤独症家长安排的领导者。
现在,从前四处搬家的以琳“保管班”,已具有青岛城阳、青岛西海岸、宁波宁海三大中心,具有专业教师300多人。现在在校孤独症孩子400多人,累计干涉训练2.1万余名孩子,服务10万多名家长。
得益于“结业”家长和地方政府的支撑,以琳还协作开办崂山中心、成都中心、南昌中心、六安中心,并在南京、合肥、连云港、衡阳等城市开办交融园。
现在,以琳的规划越变越大,但一直不变的是,这句屹立于学校的标语——“让苦水变甜”,这也是更多“方静”们的尽力方向。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