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4-27 点此:529次
你是否忧虑过手机里的APP,或许正在悄然侵略自己的权益?
1月22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榜首批损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名单。这批APP“黑名单”并非初次发布:九派新闻记者整理发现,从2020年至2023年的三年时刻里,工信部一共发布该名单33批次,累计共有2072家公司、2157款APP被通报。
伴随着国家对用户权益作业的日益注重,我国APP侵略用户权益的问题已得到明显改进:数据显现,上一年共有292款APP被通报,同比2022年下降15.1%,创近近三年最低;2023年工信部通报违规搜集个人信息的APP共有103款,数量同比2020年下降了90%。
时刻拉回到2021年8月底,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(CNNIC)发布第48次《我国互联网开展情况计算陈述》。在这份陈述带来了两条音讯:
好音讯是,到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划达10.07亿,网民数量打破“10亿”大关;坏音讯是超越22.8%的网民遭受过个人信息走漏。这意味着有超越2亿网民的个人信息曾被偷盗。各类网络安全问题中,个人信息走漏的占比也是最高的。
也是在这一年,工信部出台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维护办理暂行规定》,提出以“知情赞同”和“最小必要”作为APP个人信息维护的两大基本准则,对APP隐私乱象进行了重拳出击。
因而,2021年工信部通报的损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数量上达到了前史最高峰。数据显现,2021年被通报的APP一共有1244款,同比2020年增加179%。这也比2020年、2022年、2023年通报的总和还要多。
在这些APP黑名单中,其中有1033款都是违规搜集个人信息,占比达83%;APP强制、频频、过度讨取权限则成为第二大问题,累计有368款,占比29%。
在相关部分的继续监管下,2021年有514款拒不整改的APP被下架。比及2023年末,在工信部点名通报的问题APP中,侵略用户隐私的问题已大幅下降:数据显现,2023年工信部通报违规搜集个人信息的APP共有103款,数量同比2020年下降了90%。
用户隐私问题得到改进的另一项表现,来自CNNIC在2023年发布的第52次《我国互联网开展情况计算陈述》,陈述显现,到2022年12月网民遭受个人信息走漏的份额为19.6%,比重同比2021年下降3.2%。
现在,工信部仍然在继续整治APP损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。与曩昔比较,APP强制、频频、过度讨取权限成为了侵略用户权益的榜首大问题。2023年工信部一共通报了147款APP有强制、频频、过度讨取权限的行为,占通报APP总数的50%,居各大侵略用户权益的问题之首。
撰文:九派新闻记者付聪
【来历:九派新闻】
相关推荐